三常五德是什么意思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释意: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五常:
仁、义、礼、智、信。
释意: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释意: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
五伦: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释意: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释意:忠、孝、悌、忍、善。
十义: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释意: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四维:
礼、义、廉、耻。
释意:《管子·牧民》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八德: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三达德:
智、仁、勇。
释意:《中庸》三达德即指“智”、“仁”、“勇”此三大品行。
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释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五德:
温、良、恭、俭、让。
释意: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释意: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