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写松柏的诗句
三国·魏诗人刘祯的《赠从弟》,釆用比兴手法,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东晋诗人左思在《咏史》中,借山涧底松与山头小苗的对比,抨击了门阀制度: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东晋才女谢道韫十分仰慕嵇康,她写了一首《拟嵇中散咏松诗》,以松树象征嵇康: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颻。
再看隋代诗人李德林的《咏松树》:
结根生上苑,擢秀迩华池。
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
露自金盘洒,风从玉树吹。
寄言谢霜雪,贞心自不移。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松树的形象赞赏有加,请看他的《南轩松》: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杜甫于公元759 年末去成都,筑草堂于沈花溪,手植松树四棵,后飘零他方。三年后再来草堂,见松有感,作《四松》诗:
四时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十分喜爱松树,为能天天见到它,亲自在庭院栽种松树,并写有《栽松二首》:
(其一)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其二)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