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表明霁色中霁字读什么
霁,拼音读jì,属通用字。本意指雨停止,特指停止下雪,天空放晴,也比喻怒气消散。
1、雨后或雪后转晴:雪~。光风~月。
2、怒气消散:色~。~颜。出处:
1、)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菜根谭·呻吟语》译:霁日光风: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2、)霜雪不霁。——《淮南子·本经》译:连续的风霜雨雪不曾停止。
3、)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唐·杜牧《阿房宫赋》译: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唐·王勃 《滕王阁序》译: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
5、)夜雪初霁,荞麦弥望。——宋·姜夔《扬州慢》
6、)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唐·祖咏《终南望余雪》译:下了一夜的雪刚刚停止,天开始放晴
7、)雨雪三日而不霁。——《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译:雪连下三天还不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