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曷字的演变

曷字的演变

曷字的演变

初见秦朝小篆时代,楷书体和简化版的“曷”都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曷”,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hé,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曷”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何也。从曰匃声。胡葛切”。

“曷”的基本含义为何,什么,如曷故,曷胜;引申含义为怎么,为什么,如曷为,曷苦。

在日常使用中,“曷”常做代词,何日,何时,如:曷归。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字级

二级字

仓颉码

apvo

郑码

kry

四角号码

60727

字源演变

“曷”,初见秦朝小篆时代,楷书体和简化版的“曷”都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详细释义

拼音

代词

何,什么

what

曷故;曷胜

曷,何也。——《说文》

何日,何时

when

曷归

副词

怎么;为什么

how;why

曷为;曷苦

曷不委心任去留。——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为什么不,何不?——常含有劝告的意思

why not

此地不久必大乱,不可留也,曷避之?——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岂”,“难道”

how can

礼云礼云,曷其然哉?——《后汉书》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何也。从曰匃声。胡葛切

说文解字注

何也。双声也。诗有言曷者。如曷不肃雝。笺云。曷、何也。有言害者。如害澣害不。传云。害、何也。害者、曷之假借字。诗书多以害爲曷。释诂。

曷、止也。此以曷爲遏。释言曰。曷、盍也。此亦假借。凡言何不者、急言之但云曷也。从曰。匃声。胡葛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