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过家门而三不入诗句

过家门而三不入诗句

过家门而三不入诗句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无渡河》注释:

⑴公无渡河:乐府古题,又名“箜篌引”。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六列入《相和歌辞》。

⑵昆仑:山名,在新疆西藏之间,古代相传黄河发源于昆仑山。

⑶龙门:即龙门山,在今陕西韩城东北五十里,黄河流经其间。

⑷理:即治理,唐人避唐高宗讳,改“治”为“理”。

⑸窥家:大禹在外治水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⑹九州:指天下。蚕麻:养蚕种麻,此泛指农业生产。

⑺茫然风沙:此句的意思是水虽不至于有滔天之祸,仍有风沙之害。

⑻凭:徒步渡过河流。

⑼挂罥(juàn):尸骨挂于雪齿之间。

⑽箜篌:古时的一种弦乐器。似琴而小,用拨弹之。有竖、卧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