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白的关系怎样
二人的关系,肯定不是上述诗中所写的那样,小毕以为是杜甫“单相思”李白,可李白放荡不羁爱自由,并不在乎,只留杜兄“为伊消得人憔悴”。
公元744年的夏天,杜甫在洛阳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李白,彼时杜甫33岁,李白44岁,而当时李白已经是粉丝无数的国民偶像,但是李白是商人家庭出身,商人在那个时候地位很低,没有资格参加高考,不能高考就没有机会当官,于是李白为了能够进入上流社会,和道士们交朋友,通过道士结交公主,希望得到他们的举荐,然后再进入朝廷,最终李白在文坛中、朝廷上、道教界、甚至影视圈里面都很红,成了国民偶像。
而杜甫出身于士大夫之家,书香门第,家里几代人都是公务员,杜甫从小就是五道杠,标准的官二代,在这样的成长环境当中,杜甫自然就被培养成为一个非常听话的乖宝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所以当杜甫一见到放荡不羁、充满野性气质的李白哥哥的时候,立马被征服了。
杜甫和李白这次相会非常之开心,甚至还约好下次秋季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果然到了枫叶飘零的时候,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和商丘一带,杜甫哥俩是尽情抒怀,谈古论今,亲密无间。
好到什么程度呢?有诗为证,也是杜甫写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白天的时候,兄弟俩手拉着手四处游玩,晚上喝上两盅,喝差不多了就休息,钻同一被窝,同睡一张床,同盖一床被,所以说这感情确实是非常之深厚。
但是您可别想歪了,唐朝人的做派跟咱们现在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不管你说基友也好,其他也罢,在我眼里,这应该是纯洁的阶级兄弟感情。不过这个造物弄人命运无常,两个人这一生当中就只见过三次面,再也没有重聚的机会,从此以后,杜甫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就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一次,李白被皇帝一怒之下给发配到贵州夜郎,杜甫听说之后非常之悲痛,实际上人家李白没有走到流放地就被无罪释放,但那时候通信不发达,杜甫当然就不知道这个情况,连续三夜辗转反侧,梦见李白,连写两首《梦李白》,“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这感情真的是催人泪下,当所有人都对倒霉的李白翻白眼的时候,杜甫可是两肋插刀,勇敢的站出来,大声说:“为了李白哥哥,我愿意背叛全世界。”不过当时杜甫的日子才是真正的不好过,不仅失业了,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还一直操着李白的心,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而李白一路流放一路喝酒一路写诗,完全没当回事。
两人最后一次相聚的时候,李白还写过一首诗叫《戏赠杜甫》: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调侃杜甫老弟,自从分别之后怎么变瘦了呢?是不是这段时间写诗太辛苦了?你看李白在杜甫面前就这么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好在杜甫爱李白,爱的就是他的潇洒,放荡不羁。
在著名的《饮中八仙歌》中,杜甫假装夸了八个人,可倾心描绘的还是李白的醉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几乎成了李白的一个广告语。
我们能查到的,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有15首,比如《冬日怀李白》、《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等等,都是用深情的话语表达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可以说杜甫比爱自己的媳妇还爱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