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谁是鼻祖
我国家庭教育的鼻祖是孔子。
我国家庭教育应该最早始于西周,孔子是家庭教育的鼻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以致用”、“终身学习”...... 这些都是孔子的思想,这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是大家所认可的。
家庭教育名著(家训)
隋代颜之推《颜氏家训》——我国最早的家庭教育学专著。
《颜氏家训》中首先把读书做人作为家训的核心,其次选择正确的人生偶像,再次确立家庭教育的各项准则。书中内容基本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儒士们教育子孙立身、处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张,以及培养人才力主“治国有方、营家有道”之实用型新观念等,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以“明人伦”为宗旨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思想。
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1、 以孝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中便可看到“德育”在首位,以“孝悌”为核心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
2、 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主要是蒙养教育,就是说在儿童时期的启蒙教育,培养生活技能以及基本的礼仪规范。再者就是世袭家族中的一些独特家传的技能。
3、 立身处世的教育
古代家庭重视对儿童的立志教育,认为立志是修身之基,是人行为的强大动力。
古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1、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由于人的资质秉性各不相同,想要造就人才,就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在很早就出现了,在西周时期,贵族家庭有一套按照儿童年龄安排教育的程序。
2、 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老子所谓的“不言不教”,正是以自身的行为所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使用了身教示范的方法,子女大部分是在活动中无意识的接受教育。
3、 训诫引导,慈严结合
善于教弟子者,并非只是一味地训诫,也很关注对子弟的循循善诱,在情感交融中训诫大义。当然古代家庭中并不全是这种教育,会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此方法不予提倡。
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1、 重胎教和童蒙教育
《三字经》中就曾提到胎教问题,孕妇“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不出乱言,不食邪味...”。朱熹也曾针对儿童早期教育问题,力求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了《童蒙须知》。
2、 重环境的作用
古代家庭非常重视环境的作用,就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受环境的影响。
3、 重“惜时”教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代家庭重视教育子女“惜时”教育,教导他们珍惜青春时光。
4、 古代的家庭教育有抹杀儿童天性的倾向
家长们通常以长者的模式来规范他们,灌输家长认为对的思想,不重视儿童自己的想法。在现在,这种现象还是有的,也是值得家长反思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