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诗繁体
一七令,词牌名,又名“金塔词”。此词调以白居易《一七令·诗》为正体,单调五十五字,十三句,七平韵。另有单调五十五字,十三句,七仄韵等三种变体。代表作品有白居易《一七令·诗》、韦式《一七令·竹》等。
别名金塔词
词牌名一七令
正体字数五十五字
始兴年代唐代
代表作品《一七令·诗》
词牌沿革
《一七令》的形成和唐朝诗人白居易有关。朝廷里的同僚到兴化池亭送别白居易,酒酣,各请一字至七字诗,以题为韵,除第一句外,各二句,共五十五字。后演化为词调,即一七令。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有记载。
格律说明
正体:单调五十五字,十三句,七平韵。以白居易《一七令·诗》为代表。按魏扶诗亦以一字起,不叠韵,与此同。惟第七句“风尘远游”,“风”字平声。第八句“巴猿啼不住”,“巴”字平声。第九句“谷水咽还流”,“谷”字仄声。第十句“送客沮舟入浦”,“送”字仄声。第十二句、十三句“烟波早晚长羁旅,弦管终年乐五侯”,“烟”字、“弦”字俱平声,“早”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馀参下平声韵张词。
变体一:单调五十五字,十三句,七仄韵。以韦式《一七令·竹》为代表。此与平韵体同,其可平可仄参下仄声韵张词。
变体二:单调五十六字,十四句七平韵、一叠韵。以张南史《一七令·花》为代表。此即白词体,惟起处“花”字多叠一韵异。
变体三:单调五十六字,十四句七仄韵、一叠韵。以张南史《一七令·竹》为代表。此即韦词体,惟起处“竹”字多叠一韵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