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原因分析:
① 压路机吨位偏小,碾压遍数不足,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
② 填筑厚度过大。
③ 填料粉碎不充分。
④ 碾压时含水率偏离最佳含水率。
⑤ 土质变化,未及时调整最大干密度。
⑥ 掺灰拌合到碾压成型时间过长或成型与试验检测时间间隔过长,导致灰剂量、压实度衰减。
二、防治措施:
① 确保压路机的吨位及碾压遍数符合规定,不得漏压。
② 填筑厚度应严格根据松铺系数确定。
③ 填料应粉碎到规定的要求。
④ 路基土应在接近最佳含水率时进行碾压。
⑤ 土质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标准的最大干密度。
⑥ 合理组织施工,成型后及时检测与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