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众怒难犯的成语和典故

众怒难犯的成语和典故

众怒难犯的成语和典故

成语出处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不如焚书以安众,子得所欲,众亦得安,不亦可乎?专欲无成,犯众兴祸,子必从之!”乃焚书于仓门之外,众而后定。(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夹在晋楚两国之间的郑国,内忧外患,不得安宁。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郑国卿士子驷派人刺死了郑国国君僖公,拥立了不懂事的郑简公,自己得以专权。这引起了郑国一些贵族的不满,准备武装叛乱,被子驷察觉,先下手为强,把他们统统杀死,与郑国贵族结下了仇怨。后来子驷又以整顿田地,兴修水利为名重新划分贵族们的土地,郑国的一些贵族又丧失了不少土地。他们对子驷的怨恨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