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指夜间的时刻。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出自《周礼·春官·鸡人》
“夜”,初见于金文中,形声字。字由“タ”(古文同“月”)和“亦”(表声,但是字形有所省简)构成。本义是“夜晚”。《春秋》:“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也指“黄昏”。《诗经》:“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后来陆续在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夜”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