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即可平可仄。旧诗中的格律为应声律而坐,也因声律而有可变通之处,通常由“应仄可平”、“应平可仄”这样的情况,在标注中简单地标作“中”。也有些字如“醒”、“望”、“吹”等本身旧是可平可仄的。格律中的可平可仄很普遍,以如梦令为例:
秦观词
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门外鸦啼杨柳,春色着人如酒。
李清照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两首词中“门”与“昨”、“鸦”与“雨”都是可平可仄之处用了不同的平仄。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