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蔡为什么叫同宗
柯蔡同宗是因两姓始祖同出自姬姓,均为周太王之后。史载周太王晚年欲传位于三子季历(又称王季),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商议,主动退位,以使太王传位于季历。两人投奔南方,断发文身,开拓荆蛮之地,建立勾吴国。到周朝初年,季历之孙武王姬发灭商后,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吴公子(仲雍之后)卢,食采于柯,称柯卢,其后裔以柯为姓。
蔡氏主要出自周太王的孙子周文王姬昌的后裔,以国为氏。武王灭商后,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周成王时,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楚灭蔡后,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
无独有偶,柯姓的后代子孙于魏晋时发展成济阳望族,与蔡姓郡望相同,因而柯蔡两姓又多了一层联宗的依据。此外,历史上柯蔡多次出现同宗之间的血缘联结、互助团结等同宗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