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中国古代四大科目

中国古代四大科目

中国古代四大科目

农学、医学、数学、天文学是我国古代的四大自然科学。

1、农学

早期的农学,《汉书 艺文志》已经专门列有“农家”论著共有9家,114篇。《吕氏春秋》中的《上农》等四篇,是先秦最系统的农学著作,其内容大致采自《后稷农书》。《后稷农书》应当是战国较早时期的作品。

2、医学

中国的中医学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并尝试草药。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祝由科》,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

并由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后来的中医学。

3、数学

古代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产生于商业上计算的需要、了解数字间的关系、测量土地及预测天文事件。

中国古人借助于算筹这一特殊工具,将各种实际问题分门别类,进行有效的布列和推演,在比率算法、开方术、割圆术、大衍求一术、天元术、四元术、垛积招差术等等方面都取得辉煌成果,在宋元时期数学达到高潮。

4、天文学

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远在5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阴阳历》,每年366天。商代时期,已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天文历法,当时采用的是《阴阳合历》,将闰月放在岁末,称为“十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