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玉石俱焚意思是什么

玉石俱焚意思是什么

玉石俱焚意思是什么

玉石俱焚,汉语成语,拼音是yù shí jù fén,意思是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出自《尚书·胤征》。

玉石俱焚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玉石俱焚,汉语成语,拼音是yù shí jù fén,意思是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出自《尚书·胤征》。

玉石俱焚成语解释

俱:全,都;焚:烧。

玉石俱焚成语出处

《尚书·胤征》:“火焱昆岗,玉石俱焚。”

玉石俱焚成语辨析

【近义词】同归于尽、休戚与共、风雨同舟

【反义词】泾渭分明、黑白分明、是非分明

玉石俱焚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

内无良将,外无救兵,若然攻破,~。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这么一场大火使这几座大楼~。

汉.孔安国传云:山脊曰冈,崐山出玉。玉石俱焚,言火逸而害玉。逸,过也。天王之吏,为过恶之德,其伤害天下甚於火之害玉,猛火烈矣,又烈於火。(按:昆山,即昆仑山,地跨新疆、西藏、青海。)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公可往说刘备,如肯来降,免罪赐爵;若更执迷,军民共戮,玉石俱焚。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婪无厌,虽锱铢必较。”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此时兴兵伐曹,玉石俱焚,悔之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