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镇国寺塔来历
镇国寺塔始建于唐僖宗时期,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高35.36米,顶端塔刹为一青铜铸葫芦,葫芦表面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
相传寺内法师圆寂时,满屋红光,只闻得空中异香扑鼻、梵乐阵阵。涂毗后得舍利无数,其弟子建五级佛塔一座以珍藏舍利。后来有人在镇国寺塔中挖起了举直禅师的舍利,竟发出异光。大众同叹不可思议。
镇国寺塔的塔身全部用青砖砌建,高 25 米,呈平面方形。塔顶为四角攒尖式,顶端直立着二米高葫芦式紫铜塔尖,底层有南北拱门,二层到七层均有塔门,两旁建有小佛龛。
三层到五层的塔门两旁砌有突出的半圆砖柱,层层之间都有叠砌砖出檐,明显地留存唐代古塔的建筑风格。
诸朝对寺院皆有修葺,规模甚伟,气势恢弘,香火鼎旺。然年深日久,饱经沧桑,庙宇僧寮毁损殆尽,唯存遗址及千年唐塔,仍显古刹风韵。
1956 年京杭大运河拓宽,镇国寺塔本应在拆毁之列,有关部门反复认真研究,最后报请中央批准,决定不惜耗费重金,让道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