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豆腐历史由来
八珍豆腐的由来,这道菜的由来我并未找到很确切的说法,通过请教了几位朋友后总结了三条关于八珍豆腐的由来,如有不准确的还望大家多多留言指正。
一:天津菜中有道菜叫扒豆腐盒据说是八珍豆腐的前身,其大致做法是将豆腐炸至金黄,调制肉馅,豆腐一侧挖空填入肉馅,用淀粉、醋等调制面糊,用面糊将豆腐口封上,油至8成热放入油锅略炸一会,捞出。再制酱汁,将酱汁浇在豆腐上,一道扒豆腐盒就做好了。
之后有位厨师,在后厨发现制作菜剩下了很多种食材,丢弃又可惜,于是灵机一动,研究出了这道八珍豆腐。
二:慈禧太后很爱养生,她很爱吃八珍糕和八珍豆腐,八珍糕不仅清香甜美,而且养生滋补;八珍豆腐,是豆腐过油煎好,上面盖上炖好的丰富食材,食材讲究八珍,此八珍还会根据季节进行更换调整,吃起来不仅鲜美爽口,而且滋补养颜。而后这道八珍豆腐传入民间,天津人对其进行一定改良,慢慢便有了这道天津八珍豆腐。
三:浙江省有道菜叫什锦豆腐,以豆腐为主料,辅以虾仁、猪蹄肉、冬笋等食材,并加入高汤,慢火熬制使其豆腐碰撞后方可盛出。据说什锦豆腐传入北方后,在天津得到了改良,天津厨师根据天津人口味改良后做出了这道八珍豆腐。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天津卫因运河而生,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天津美食则融合各地特色并结合本地物产及文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八珍豆腐历史由来
第一种说法是,八珍豆腐的前身叫做扒豆腐盒。扒豆腐盒的做法,和如今的八珍豆腐非常相似,只不过使用的食材并没有那么多。扒豆腐盒主要的食材是豆腐和肉馅,经过炸制和浇汁,做成美味的菜肴。据说扒豆腐盒改进为八珍豆腐,是因为有位厨师发现后厨经常有很多边角料食材,扔掉实在可惜,拿来放在扒豆腐盒里倒是合适。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道菜和慈禧太后有关。慈禧非常喜欢八珍豆腐,觉得这道菜有滋补养颜的作用。当时御厨就使用了各种珍贵的食材,同时还会根据季节的变换,对其中的食材进行调整。后来这道菜从宫中流入民间,在经过民间厨师的改良后,呈现了如今的八珍豆腐的样子。
最后一种说法是,八珍豆腐起源于浙江,在浙江的时候叫什锦豆腐。后来什锦豆腐传到了北方,经过天津厨师的改良,变成了八珍豆腐。也就是说,八珍豆腐并非天津本地人原创,而是在结合各地的饮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人的口味,而二次创作出来的美味。八珍豆腐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豆腐的味道入口即化、香嫩可口。再加入鱿鱼、虾仁等海鲜,味道更为鲜美,营养价值也得以提升。如果是重要的宴会的话,厨师会使用鲍鱼、干贝等更为名贵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