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典故的诗
一、典故介绍(节选):
1、望洋兴叹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河伯到了海边:“望洋向若而叹”。
释义: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2、朝三暮四
出处:《庄子·齐物论》
原文: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释义:原指仅改变形式而不改变内容。后指变化无常。
3、薪火相传
出处:《庄子·养生主》
原文:“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释义:柴虽燃尽,火种仍留传。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4、探骊得珠
出处:《庄子·列御寇》
原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释义:原指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后演变为善于抓住要点。
5、越俎代疱
出处:《庄子·逍遥游》
原文:“疱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释义: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6、螳臂当车
出处:《庄子·人间世》
原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释义: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出处:《庄子·山木》
原文:“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释义: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8、屠龙之技
出处:《庄子·列御寇》
原文:“朱平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释义: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9、以强凌弱
出处:《庄子·盗跖》
原文:“自是以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释义: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1、0、运斤成风
出处:《庄子·徐无鬼》
原文:“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万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释义: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1、1、庄周梦蝶
出处:《庄子·齐物论》
原文:“昔日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释义: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亦真亦幻。
1、2、捉襟见肘
出处:《庄子·让王》
原文:“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释义: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二、庄子的典故有:望洋兴叹、朝三暮四、薪火相传 、探骊得珠、越俎代疱、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屠龙之技 、以强凌弱 、运斤成风 、庄周梦蝶 、捉襟见肘。
庄子典故的诗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想象力丰富,并且他还是一个语言大师,善于将微妙难懂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所以,他的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一、鱼沉雁落
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 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沉鱼落雁的近义词,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二、百舍重趼
出自《庄子·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亦作“ 百舍重茧 ”。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
三、养生之道
出自《庄子·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唐·成玄英疏:“遂悟养生之道也。”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四、变化无常
出自《庄子·天下》:“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无,没有的意思;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难以捉摸。
五、分庭伉礼
出 处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同“分庭抗礼”。
六、德配天地
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用来形容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指人品德的高尚。
七、呆若木鸡
出自《 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 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呆:发傻;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不是骄气,不是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形容人因恐惧或惊吓而愣住的样子,就像木头做的鸡,一动不动。
八、汲深绠短
语出《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指井深而吊绳短。后比喻力不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