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不畏什么意思
【原文】昔子贡问理人于孔子,孔子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其无畏?”故《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奈何不敬?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自古以来,未有由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者哉?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算?此其渐不克终二也。
【译文】从前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百姓的方法,孔子说:“要像用腐朽的缰绳驾驭六匹马拉着的车子那样小心谨慎。”子贡问:“为什么这么担心呢?”孔子说:“不用仁义之道去引导百姓,百姓就会仇恨我,如果这样治国,怎么能不担心呢?”所以《尚书》上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才会安宁。’统治百姓的国君怎么能对百姓不敬重呢?陛下在贞观初年,对待百姓就像对待自身的伤口一样,体恤他们的艰辛,爱民如子,凡事崇尚俭约,没有营造什么宫室以免劳民伤财。
然而近几年来,陛下开始奢侈纵欲,忽视了谦逊节俭的美德,轻易地役使百姓,还说:“老百姓没有事情就会放纵懒散,经常役使就容易驾驭。”自古以来,没有因为百姓清闲安乐而导致国家倾覆败亡的,岂有担心百姓安逸而故意去劳累他们的呢?这恐怕不是振兴国家的正确言论,怎么能作为安抚人民的长远打算呢?这是陛下渐渐不能坚持到底的第二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