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所谓“聊”就是在交谈,话说蒲松龄在他居住的地方附近设一茶棚,凡是进来的人是不收银子的,捧上一壶茶坐下来和客人闲谈,他就专门问...
《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 ,“孤愤”之情贯穿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整个创作过程 ,它来源于蒲松龄自身所遭受的深重苦难以及身处社会底层所体验到的人民疾苦 ,...
1、蒲松龄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1640年农历庚辰(龙)年,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 ...
蒲松龄的一生是悲惨的,从懂事始,贫穷就纠缠了他一生。婚后分家,“居唯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假伯兄一白板扉,聊分内外”(蒲松龄语)他曾撰《送穷神》一...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