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gc”的文章 - 第41页
  • 共此一轮明月下一句

    共此一轮明月下一句

    “共赏一轮明月”来自于孟郊的《古怨别》,这就是最后一句,没有下一句。全诗如下: 古怨别 唐代:孟郊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

    11-24 0 832 教育经验
  • 古从军行中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如何表现一个怨字的

    古从军行中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如何表现一个怨字的

    答:军队白天要登上山头瞭望烽火报警的情况,黄昏时又匆匆赶到交河(在新疆吐鲁番,此代有水的地方,非实指)去饮战马。刁斗是一种铜制的锅,白天用它烧饭,夜...

    11-24 831 675 教育经验
  • 纲常失序祸起萧墙原文

    纲常失序祸起萧墙原文

    “祸起萧墙”这一典故出版于《论语·季氏》。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季氏的臣子)见于孔子,曰...

    11-24 0 500 教育经验
  • 宫词顾况赏析

    宫词顾况赏析

    顾况《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诗文解释】 高高的楼上奏起了笙歌,风传送着宫妃的欢声笑语。明月...

    11-24 0 532 教育经验
  •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修辞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修辞

    修辞手法:拟人 原文: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

    11-24 0 433 教育经验
  • 孤城望月七律诗

    孤城望月七律诗

    十五夜望月 王建〔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望月有感 白居易〔唐代〕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

    11-24 0 969 教育经验
  • 国潮老椰质量

    国潮老椰质量

    质量好,国潮老椰超轻、高弹力配上这个类似于沙漠迷彩的鞋面设计,既高端又舒服。鞋子的优点很多,重量非常轻,鞋底厚实,弹力十足。而且鞋子这个配色真的很...

    11-24 0 10 教育经验
  • 光采和光彩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光采和光彩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光采”和“光彩”这两个词,是易混淆同音字的区别。 “精神光彩 精神光采哪一个更合理”:一般用精神光采较合词义。 “采”与“彩”这两个同音字,字义有明显区别,...

    11-24 0 66 教育经验
  •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写作背景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安史之乱之后进入永王李璘府中,成为参军幕府的时候创作下来的。表达了乱世之中为父报仇的儿女之愤。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永远只能是灾难,上位者...

    11-24 0 218 教育经验
  • 国耻未雪有何成名中的国耻是指

    国耻未雪有何成名中的国耻是指

    国耻是指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

    11-24 0 195 教育经验